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

[書蟲] 肉眼看不到的美好事物。

  愛情是種看不見、聽不見,也觸碰不到的東西;但是卻
能透過心去感受,透過言語讓對方了解,透過擁抱讓對方溫
暖,透過生命中的一點小驚喜與溫柔讓對方感動。


1.致二十年後的我

  本書白石一文的安排是巧妙的。
  先是讓我們感受岬的孤獨和同為失婚的晴夫溫柔;一個
失婚女子的孤獨、痛苦,與對婚姻和愛情失望,而透過二十
年前自己的信函與一直默默關心自己的晴夫,終於獲得自己
的溫柔與想要追求幸福的力量。

  『如果妳有自信讓他幸福,我就退出。不過,如果妳希
望他能夠帶給妳幸福,我絕對不同意離婚。妳做出這種事,
還想讓別人帶給妳幸福,未免想得太美了。』
在本書之中,
我非常喜歡這段話;感情中自我的自私與傷害,纏繞出太多
的結與關係線,而一味的追求自我的幸福,卻不顧一切的傷
害他人,種出一顆又一顆惡果卻毫不自知,怎麼能夠真正擁
有幸福呢?

2.即使他知道真相

  在婚姻中的絕望,在愛情中痛苦;人會漸漸透過傷害而
冰冷、理智,而也將因為這些故事得到自己真正的愛情,里
見鴻一郎異於常人的渴求愛情與絕對性,讓身為白衣天使的
凱倫受縛於人間,也犯下另一種原罪:偷腥。
  與里見相似的市川,同是仰慕里見,也是里見非常重視
的存在,而市川卻與他最愛的凱倫出軌,在背叛的傷害之中
,他卻將這些痛苦隱瞞,選擇投入緋沙子的懷抱,這也是另
一種背叛嗎?
  也許這對凱倫而言並不是一種背叛,但對無辜的孩子弓
彥呢?
  他從小聰明過人,但卻是市川妻子緋沙子與里見外遇生
下的孩子。
  在四角關係錯綜複雜之際,里見卻死了。透過死亡讓這
原本將是永恆的秘密洩了底;身為這最複雜的關係人──市
川,在一步步的解析之中絕望,然後原諒了里見、原諒了緋
沙子,而那對市川而言,就是真正的愛情嗎?

  在《即使他知道真相》之中留下許多問題讓人思索,白
石透過了失婚後的希望,讓人進一步思考婚姻中的背叛,和
那愛情中自我與渴求,不確定性。


3.達爾文進化論

  『對人類這種動物而言,肌膚的接觸尤其重要──』
英一總是對知佳說許多的理論,強調肢體接觸的重要。這讓
我想起中國人總是害怕太多的身體碰觸,而在其中提到的一
個要素──父親的外遇來自孩子依賴母親的天性,失去了肌
膚接觸而只好渴求其他人的填補。
  性慾的不滿足,與無法再和妻子親密接觸的丈夫,悲哀
的向外尋求溫暖,而這種背叛,身為妻子與孩子無法理解,
於是選擇撻伐。知佳的父親和美智子真心相愛,但卻因為婚
姻問題而最終不得圓滿。而知佳和英一的外遇出軌,也同樣
是誠治外遇的原因,讓身為誠治女兒的知佳感受深切,那背
叛與被背叛的關係與痛苦。而知佳的妹妹──笑美子,同是
姐妹也是她的對照,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,和知佳孤家寡人
完全不同,而彼此歧異的價值觀,使得知佳更覺得孤獨與得
不到支持。

  白石透過山內傳遞了讀者一個訊息:『並不是從哪裡來
的。人類一開始就是人類,因為,只有人類才是有靈魂的動
物,應該是上帝在像猴子般的動物注入了靈魂,就變成了人
類。』
說明了人不僅僅只有性慾,和生理需求,心理上、靈
魂的需求,與生理上、性慾的追求必須兩相平等的補足,不
只是只有身體才能賦予愛情的絕對,心靈上的契合與默契也
是絕對性的重要。

    『「我們能夠有所作為的時期已經過了,妳是我唯一的
選擇,但我應該不是妳唯一的選擇。」然而,父親錯了。如
果自己真心需要對方,那自己也將是對方唯一的存在。』

佳如是想。


4.愛有多少

  《致二十年後的我》的野上慎治,與正平如此相似;但
野上的心中只有自我,和《達爾文進化論》中的西田努更是
相似,這二人同樣與岬和知佳有過一段關係,但因為這樣的
自私,讓女主角們體會到必須去追求自我真正的快樂與幸福
,才是重要的。
  而面對自卑的正平而言,他依賴老師的指引,也因為老
師了解自我的盲目與追求真正愛情的決心。

  在和晶的相遇、相戀、分合之中,正平逐漸了解真正的
愛情,不再被眼前的事物迷惑。而在另一支線的尾形與佐和
子,正是正平的對應體現。
  伊澤優的出現,晶五年前的背叛逐漸顯露出真實的模樣
,從繼父之死到失去幸福的絕望之中,晶以為自己再也沒有
機會得到幸福,直到正平的愛情,讓她真正有機會可以攀上
青鳥的翅膀。一如《致二十年後的我》中的岬,婚姻的失敗
讓她失去追求幸福的能力,而晴夫與正平的愛情,讓岬與晶
重獲幸福與能夠創造幸福的力量。

  『正平卻無法和「另一半」在一起。尾形老闆雖然和佐
和子姊結了婚,但卻永遠的失去了重要的另一半。』

  在《愛有多少》中,尾形和佐和子幸福美滿的婚姻,但
妻子卻因病去世,對於正平五年前遭受背叛的芥蒂與尾形失
去了妻子,正是非常兩面的對照,而尾形最後決定放棄事業
到各地旅行;而正平在照顧晶的過程中讓兩人重新有了牽絆
『有人為自己擔心固然重要,但有一個讓自己操心的人同
樣重要,或是更加重要。』
正平從中得到這樣的體會。



  從本書的幾位女主角中,我們都可以發現她們都面臨了
人生部分的缺憾,導致對幸福的絕望。
  岬的失婚、緋沙子的出軌,知佳輪迴式的背叛與被背叛
、和晶受困於過去的絕望等等;而透過生命中的幾位男子,
得到對生命更深的體認以及希望。
  同作者白石於後記所言:『即使這個世界看似無可救藥
,但仍然是一個完美的世界。』

  而有了情感,世界不再僅有著那殘破與敗壞,荒涼人間
,也有了一絲溫暖。而白石在後記中提出其四篇小說想要表
達的根本概念『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的確定性。』,那情感
的確無法透過肉眼觀看、也無法透過身體上的接觸取得了解
,但卻能從心去感受,而也因為如此增加太多的不確定性。



*本篇文章係參加白石一文著作《愛有多少》試讀心得寫作活動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