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

[世紀中樂名曲頒獎音樂會] 梁山伯與祝英台 高胡協奏曲版本

以下轉自 http://www.im.tv/VLOG/Personal/326799/752172




在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裡,"愛情"並不存在自由,如果有,也完全淹沒在父母的"包辦婚姻"中,以至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悲劇故事,成了人們同情、祈望 的精神寄托,這個傳說也因此而流傳了幾百年。與其說她是悲劇,不如說是美好的期愿,故事也因此表述了主人翁不求同生,但求共死的結局,轉為天上"化蝶"的 再生。

        梁 山伯與祝英台這個流傳了幾個世紀。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,1959年由兩位青年學生寫成的音樂作品,今天也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作品,也是中國音樂創作 最成功的作品之一。何占豪和陳鋼在這部作品中運用了上海越劇的音樂素材,借用了歐洲音樂的"三部性""呈示一一展開一一再現"結構原則,並以"梁祝"中的 主要情節,以"草橋結拜"、"英台抗婚"和"墳前化蝶"三個段落描述了這個愛情悲劇的故事。

胡琴大師黃安源,被譽為"中國的帕格尼尼",香港人稱"二胡王",是當今樂壇唱片界最活躍且具成就和影響力的國樂演奏家之一
    黃安源生於重慶,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和中國音樂學院,先後師事高靖宇 藍玉崧等名師,是學校重點培養的高材生,曾在北京中國京劇團和中國鐵路文工團擔任二胡獨奏及中樂對首席,足跡遍及大江南北,1977年遷居香港,現任香港 中樂團團長兼助理指揮,香港演奏發展局顧問,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常務理事,英國國際名人傳記協會終生會員,美國名人協會會員
    黃安源以擅長演奏各種胡琴著稱,能演奏超過十種不同形制 性格和風貌的民族弓弦樂器,並能掌握及充份表現各種樂器的個性和神韻,這種卓越才能是樂壇罕見的;台灣著名作家 畫家何懷碩曾專文評論:
黃安源運弓如使長鋒毛筆,厚重處如篆隸,嚴謹處如小楷,秀婉處如行書,飛揚處如狂草....他是用整個人去制伏胡琴,使它將音樂家的情懷,發為摧人心肝的音響

如有興趣  敬請購買正版影片 一定值回票價的喔


世紀中樂名曲頒獎音樂會

曲目序

1. 敲擊協奏曲 龍騰虎躍 李民雄曲
敲擊: 閻學敏

2. 合奏 春江花月夜 古曲 彭修文編曲
琵琶: 王靜 笛子: 孫永志

3. 合奏 花好月圓 黃貽鈞曲 彭修文編曲

4. 合奏 茉莉花 劉文金曲

5. 二胡與樂隊 二泉映月 華彥鈞曲 二泉映月
彭修文編曲   二胡: 王國潼

十首得獎「獨奏與樂隊」最高作品名單

6. 合奏 幻想曲 秦‧兵馬俑 彭修文曲

7. 合奏 瑤族舞曲 茅沅、劉鐵山曲 彭修文編曲

8. 琵琶與樂隊 春江花月夜 琵琶古曲 秦鵬章、羅忠鎔編曲
琵琶: 王靜 笛子: 孫永志

十首得票「合奏」最高作品名單

9. 交響詩 十面埋伏 古曲 劉文金、趙咏山編曲

10. 高胡協奏曲 梁山伯與祝英台
何占豪、陳鋼曲 何占豪編曲
最高票數榮譽大獎
高胡: 黃安源

「探討中國音樂在現代的生存環境及其發展」座談會花絮

世紀中樂名曲頒獎音樂會

現代音像有限公司 HKCD-DVD-8-2003-10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